2018年什么茶葉產量最高?
2018年,綠茶依舊為我國產量最高的茶葉種類,全年產量達到172.24萬噸,產量比重為65.8%;其次為黑茶,全年產量為31.89萬噸,產量比重為12.2%;烏龍茶和紅茶產量占比也在10%以上,產量分別為27.12萬噸和26.19萬噸,產量占比分別為10.4%和10.0%。除烏龍茶外,其余茶種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,在產量比重中,白茶和黃茶增長速度較快,烏龍茶占比持續(xù)下降,茶葉品種更加豐富。
2018年產量最高的茶葉是大眾茶,也就是普洱的原料。
紅茶和綠茶的區(qū)別在哪里?
以下是紅茶和綠茶的區(qū)別:
1.紅茶和綠茶的制作工藝的區(qū)別:
紅茶是經過高達百分之八九十發(fā)酵度的全發(fā)酵茶,而且在此過程中不經過殺青,而是直接萎凋、揉切后完整發(fā)酵;綠茶則不需要任何發(fā)酵,而是通過直接殺青、揉捻和干燥的工序完成的,此外綠茶的制成除了可以用鍋炒還能用高溫蒸汽進行蒸煮。
2.紅茶和綠茶沖泡顏色的區(qū)別:
紅茶沖泡出來的茶湯是淡褐色至褐色的,而綠茶的茶湯則是綠色至深綠色的。
3.紅茶和綠茶沖泡時用的水溫的區(qū)別:
紅茶沖泡用90到100度的沸水,這樣才能將其中的有效成分析出,茶味也會濃些;如果是細嫩的芽葉綠茶沖泡水溫度最好是在80度左右,這樣的話就不會破壞其中的維C,也不會讓茶味變苦。
4.紅茶和綠茶外形上的區(qū)別:
紅茶茶葉多為紅色或褐色,干茶色澤烏潤,茶湯紅亮鮮明;綠茶茶葉色澤潤綠茶湯明亮。
5.紅茶和綠茶功效作用的區(qū)別:
紅茶有助于腸道消化、促進食欲,還可以利尿消水腫。而且紅茶有抗酸化作用,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等病癥的發(fā)病率,紅茶性溫適合冬天飲用。
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bba1cd11728b47107cda3dc4cecec3fdfd0323c5target=_blanktitle=點擊查看大圖class=ikqb_img_alink>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bba1cd11728b47107cda3dc4cecec3fdfd0323c5?x-bce-process=image%2Fresize%2Cm_lfit%2Cw_600%2Ch_800%2Climit_1%2Fquality%2Cq_85%2Fformat%2Cf_autoesrc=/>
擴展資料:
紅茶和綠茶不能一起泡:
1.紅茶和綠茶茶性是不一樣的,前者性溫后者性寒,若冬飲綠茶則易傷脾胃,而夏飲紅茶則易上火。
2.紅茶和綠茶所需要沖泡的溫度不一樣,若是沖泡的溫度高了或者是低了就會造成一者未沖泡出效果,一者被破壞了有效成分,這樣可是得不償失呀。
參考資料:/gx.people.com.cn/n/2015/0320/c35.htmltarget=_blanktitle=紅茶和綠茶的區(qū)別--人民網>紅茶和綠茶的區(qū)別--人民網
綠茶即不發(fā)酵茶,紅茶又稱發(fā)酵茶。
1、紅茶和綠茶的命名
綠茶與紅茶的區(qū)別從命名上看,紅茶是因為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是以紅色為主而得名。而綠茶制成品的色澤,沖泡后茶湯的顏色較多的保留了鮮茶葉的綠色,因此得名綠茶。
2、紅茶和綠茶的外形
從茶葉外形上看,綠茶茸毫披露,顯芽鋒,湯色明亮,香氣清高,滋味醇爽,成綠茶色調,而紅茶芽毫顯露,色澤烏潤,湯色紅艷明亮,葉底鮮紅明亮,香氣芬芳,馥郁持久。
3、紅茶和綠茶喝的季節(jié)
紅茶性暖,適合冬天飲用;綠茶性涼,適合夏天喝。
4、紅茶和綠茶的制作工藝
紅茶綠茶區(qū)別從加工藝上也有差別,紅茶屬于全發(fā)酵茶類,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,經過萎凋、揉捻、發(fā)酵、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。綠茶則屬于不發(fā)酵茶類,采取茶樹新葉,未經發(fā)酵,經殺青、揉擰、干燥等典型工藝制作而成。經過發(fā)酵后紅茶中的茶多酚產生了化學反應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,并產生了茶黃素、茶紅素等新成分。
而綠茶未經過發(fā)酵,因此保留了許多茶葉中原有的成分,含有的茶多酚,兒茶素,葉綠素,咖啡堿,氨基酸,維生素等營養(yǎng)成分也較多。因為這兩種茶葉中所含有的天然營養(yǎng)成分上存在差別,就導致了二者之間茶葉功效與作用的效果上存在差別之處。
綠茶與紅茶的區(qū)別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,其實主要的還有就是從口感、湯色、葉底上來看。建議大家在購買茶時,還是要親自品嘗一下,要不都不知道哪種茶葉口感會更好。無論你是選擇紅茶還是綠茶,只要根據自身喜好 、習慣來選的就好,只有適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。
綠茶即不發(fā)酵茶。綠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,經殺青、揉捻、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。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、葉底以綠色為主調,故名綠茶。
綠茶的特性,較多的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。其中茶多酚、咖啡堿保留鮮葉的85%以上,葉綠素保留50%左右,維生素損失也較少,從而形成了綠茶“清湯綠葉,滋味收斂性強”的特點??茖W研究表明,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,對防衰老、防癌、抗癌、殺菌、消炎等均有一定效果。
紅茶: 紅茶是發(fā)酵茶,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,經工萎凋、揉捻(切)、發(fā)酵、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。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,故名紅茶。
紅茶創(chuàng)制時稱為“烏茶”。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(fā)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,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,茶多酚減少90%以上,產生了茶黃素、茶紅素等新成分。香氣物質比鮮葉明顯增加。所以紅茶具有紅茶、紅湯、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征。
我國紅茶品種主要有:祁紅―產于安徽祁門、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;滇紅―產于云南佛海、順寧等地;霍紅―產于安徽六安、霍山等地;蘇紅―產于江蘇宜興;越紅―產于湖南安化、新化、桃源等地;川紅―產于四川宜賓、高縣等地;吳紅―產于廣東英德等地。其中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。
紅茶與綠茶的區(qū)別,在于加工方法不同。
紅茶跟綠茶最大的差別不是使用的茶種不同,而在於茶葉是否經過發(fā)酵的程序。 至於為什N要讓茶葉發(fā)酵?各種傳說不一而足。相傳在17 世紀時,一艘隸屬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只從中國 (武夷)載運綠茶至英國時,因長途的航行使茶葉意外地因氧化而發(fā)酵,然而西方商人卻被這種甘苦味較重、顏色較深、氣味芳香的「紅茶」(black tea)深深吸引!從此中國便開始大量生產這種投好老外的「新式」茶。今日,發(fā)酵的紅茶約占世界茶類產量的90%
綠茶:制作時不經過任何發(fā)酵過程、采摘后直接殺菁、揉捻、干燥而成的茶。滋味清新鮮醇,清爽宜人。
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,而用萎凋,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,再揉捻(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),然后發(fā)酵,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,變成紅色的化合物。這種化合物一 部分溶于水,一部分不溶于水,而積累在葉片中,從而形成紅湯、紅葉。
紅茶和綠茶到底有什么區(qū)別,什么人不能喝?漲知識了